SJT 10178-1991 隔振器特性测试方法

ID

8D2D7CC117AA488591EB2D38F7784153

文件大小(MB)

0.2

页数:

14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09-6-11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SJ,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行业标准,sJ/T 10178一10181一91,隔振器,(一),1991-05-28发布1991-12一01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发布,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行业标准,隔振器特性测试方法SJ/T 10178-91,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,vibration isolator property,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,主 题内容,本标准规定了隔振器振动、冲击响应特性及振动、冲击、碰撞传递率的测试与计算方,适用范围,适用于各类隔振器振动、冲击、碰撞性能的测定,月.. 0 门乙,1 1. 法1.,2 引用标准,GB 2298,GB 2422,GB 2421,GB 2424. 3,GB 2424. 4,GB 2423. 5,GB 2423.6,GB 2424.7,GB 2423. 10,SJ 2555,机械振动、冲击名词术语,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名词术语,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,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冲击试验导则,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碰撞试验导则,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a:冲击试验方法,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b:碰撞试验方法,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振动(正弦)试验导则,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:振动(正弦)试验方法,电子设备隔振器设计与应用技术导则,术语,本标准采用GB 2298,GB 2422中规定的术语定义并补充以下术语:,冲击传递率,系统的冲击加速度响应最大值与冲击激励加速度最大值的比值,碰撞传递率,系统(单次)碰撞加速度响应最大值与碰撞加速度激励最大值的比值,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一05-28批准1991一12一01实施,_ 1,SJ/T 10178-91,3.3 平均碰撞传递率,任 取 连 续的的100个碰撞传递率中,取前10个数值大的求其算术平均值,3.4 最大形变,在 测 试 频率范围内和预定的外力作用下,隔振器的最大位移值,3.5 隔振区,在 被 测 频率范围内,振动传递率小于1的区域,4 载荷要求,4.1 载荷,除 另 有 规定外,隔振器的载荷可以是具有均匀质量分布的刚性模拟块,4.2 载荷的刚度要求,载 荷 的 一阶固有频率应在试验频率范围的上限以外,当确认模拟载荷的固有频率在,试验频率范围之内时,应在测试报告上加以说明,4-3 载荷的容差范围,载 荷 容 差应为隔振器公称载荷的正、负百分之二,5 安装和夹具要求,5.1 安装要求,除 有 关 标准另有规定外,带有载荷的隔振器的安装如图1或图2。可直接紧固在试验,设备上,也可通过刚性安装板安装在试验设备的台面上,安 装 应 紧固,防止产生附加的振动,图 1 的 质量块重心应落在四个隔振器安装平面的中心位置,注 由 于 图2的安装有纵向振动导向支架,它的横向振动受到限制,所以,图1更能反映隔振器的隔,振 特 性,5.2 夹具要求,固 定 隔 振器及载荷的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,试验夹具及其安装方式应不影响测试,结果,夹 具 的 固有频率应在激励频率范围之外,如确因技术上的原因,不能满足上述要求,时,在测试过程中应对夹具进行监测,测试结果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,sJ/T 10178一91,载荷,安装板,一一\ 、,、、飞JZ,仲一才,毋,图1 隔振器安装示意图,导向架横梁导向轴(圆捧),导向架支柱(圆捧),隔振器,载荷(圆块),安装板,振动、碰懂,冲击机台面,图2 带导向架的隔振器安装示意图,6 振动传递特性的测试与计算,6.1 对测量系统和振动设备的要求,6.1.1 振动测量仪系统的精度艺。)二、形,sJ/T 10178-91,6.1.2 振动设备应满足GB 2423. 10 r43 3. 1条的要求,6.2 振动响应特性的测试,6.2.1 将两只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激振器台面上表面中心和载荷中心(尽量接近载荷中,心)如图3所示,载荷传感撼(压电加速度计),图 3 振 动 (冲 击 、碰 撞 ) 响应 特 性 检 测 系 统示意图,A :放 大 器 B :记 录 器,6.2.2 按GB 2423. 10中4.1条选择振动激励的下限频率.fo.和上限频率尔.按,GB 2423. 10中6.2条预定激励振幅,6.2.3 在预定的振幅和上、下限频率范围内,以每分钟一倍频程的扫频速率往上、往下扫,描一次,记录它的振动响应特性曲线,如图4.,+rv振幅),(极率),图4a 隔振器振动响应特性曲线示意图,s7/T 10118一91,加(振粗),IM,t,图 4b 传 递 系 数 小于1的隔振器振动响应特性曲线示意图,曲线I:激振器(振动台)的激励特性曲线,人(f);,曲线I;隔振器的振动响应特性曲线,Af(f);,曲线,:传递系数小于1的隔振器振动响应特性曲线;,fo激振器(振动台)的下限激励频率;,fn:激振器(振动台)的上限激励频率;,几:隔振器传递系数小于1的下限频率;,人:共振频率,最大 振动传递率的计算,按(1)式计算隔振器的最大振动传递率:,从告A,(f),A.(f),6.5,式中I- ‘ 最大振动传递率;,Ar( f) — 振动响应值;,Ae( f) — 振动激励值,最大形变(位移)检测及其计算,用正弦振动加速度值测绘图4的隔振器振动响应峰值特性曲线,按(2)式计算隔振器的最大形变(位移)值,D_ _一 亡 a . . . . . .。 二 (2),一, 盯 、4 砂 户 , e1,式中:D.- 隔振器的最大形变值,mm;,a- 隔 振器的正弦振动加速度响应值,m/……

……